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旅游资源的特点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旅游资源的特点的知识,包括旅游资源特点有哪些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气温变化较小,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在全省范围内,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通常在3℃到6℃之间,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要高;最热的月份(7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2℃到25℃之间,是典型的夏凉地区。降水量较多,雨季明显,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短。2002年,贵州省的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的是兴义市,达到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量集中。境内各地阴天日数通常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由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贵州的气候呈现出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此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如干旱、秋风、凝冻、冰雹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76种已探明储量。多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如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
2.水资源:贵州河流众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2002年,贵州省河川径流量达到1145.2亿立方米。贵州河流具有明显的山区性特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狭窄,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
3.土地资源:贵州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1.1%;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5%。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耕地面积不断缩小。2002年底,贵州省实有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生物资源:贵州省有维管束植物9982种,其中可食用700多种,绿化、美化以及抗污染、改善环境的2000多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16种,如冷杉、银杉、珙桐、贵州苏铁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1053种,包括兽类141种,鸟类509种,爬行类104种,两栖类74种,鱼类225种。
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多样性。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涵盖了自然、人文和人造景观等多个领域。自然资源包括山川、河流、森林、草原等,人文资源则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等。此外,还有一些人造的旅游设施,如主题公园、度假村等。这些资源的多样性为旅游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2.独特性。各地的旅游资源都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使得每个旅游目的地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比如,一些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而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些独特性也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3.可变性。旅游资源并非一成不变,其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自然景观的观赏性;政策调整可能导致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或限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灵活应对各种变化。
4.可开发性。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可开发性,可以通过开发使其更具吸引力。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开发,可以使得自然和人文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对于一些闲置的资源也可以通过开发转化为旅游资源,从而发挥其经济价值。
1、旅游资源通常具备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多样性与永续性等特征,与传统的土地和矿藏资源不同。
2、旅游资源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遍布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例如,人口密集的地区拥有各种为人熟知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黄山,它集地质、文化、自然遗产于一身。
3、旅游资源的区域性特征显著,它们不仅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而且受自然环境的强烈影响和制约,导致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例如,海岛的低地、热带的风光、椰林中的竹楼、高山的积雪、沙漠中的驼铃等,都是与当地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特色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是其重要特性之一,它们通常与特定的地理和区域环境相匹配,展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和区域特征。这种不可移动性是旅游资源独特性的体现,一旦失去了这种特性,建立在独特性和个性基础上的旅游内涵和吸引力就会消失或大幅降低。
5、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性是其另一个重要特点。旅游产业被视为无烟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主要是因为旅游资源通常能够永续利用。对于大多数旅游资源来说,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一般无法像消耗食物那样消耗它们。
6、旅游资源通常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属性。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富含文化内涵或文化特征,蕴含着科学和社会的哲学思想。因此,旅游活动不应仅限于休闲和好奇心的满足,而应被视为一种文化交流,通过观光、游览、参与和体验,游客不仅能享受美景,还能丰富个人经历和知识。
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观赏性和体验性:旅游资源具有美学特征,具有观赏价值,其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观赏性来实现的。同时,体验性也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特性之一,如民俗旅游资源的参与性对游客具有吸引力。
2.时限性和区域性:旅游资源的时限性受所在地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从而出现旅游业的淡旺季之分。旅游资源的区域性则是由地理环境分异导致的,各地域赋存资源差异化,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3.多样性和综合性:旅游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其他资源所不及。旅游资源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和谐的有机整体。
4.垄断蔽含性和不可迁移性: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难以移植或复制。如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因为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而具有垄断性的特点。
5.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但利用和保护不当也会遭到破坏。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必须与保护和管理相结合,有序、有度地进行。
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多样性、自然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独特性和吸引力的可持续性。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多样性。旅游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文遗产中,其特点之一是形式的多样性。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遗迹,都能为旅游者提供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自然风光如山水景观、森林草原等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历史文化遗迹如古建筑、博物馆等则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这些多元化的资源吸引着不同需求的旅游者。
2.自然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旅游资源并非单一存在,往往是自然景色与人文内涵的结合。例如,一个风景名胜地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色,还有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民俗风情等人文元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魅力,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既能欣赏自然之美,又能了解文化之深。
3.独特性。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该地区独有的或具有特殊意义的,使该地区在旅游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力。这种独特性吸引着旅游者去探访、体验,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4.吸引力的可持续性。旅游资源不仅要满足当前旅游者的需求,还要考虑到未来旅游发展的潜力。因此,保护和管理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保护好这些资源,才能确保其吸引力长久存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独特性以及吸引力的可持续性等特点共同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探访。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章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